【春田正前方2024-2025第31期】5年中考后安全教育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5-07-01 01:24:56| 浏览次数:
大家好!“九年寒窗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值此毕业之际,我们满怀欣喜,热烈祝贺2025届九年级学子圆满完成初中学业,即将开启人生新的征程!同时,也衷心祝愿全体毕业班同学金榜题名,在这个盛夏收获属于自己的硕果!
中考的落幕,标志着新征程的开启,但安全意识始终需要时刻紧绷。为保障每一位同学都能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充实的假期,恳请各位家长与同学认真阅读这份假期安全提示,共同强化安全意识,让我们携手筑牢安全防线,为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保驾护航!
1. 中考是成长历程中的重要节点,而非人生赛道的终点。家长可引导孩子以理性视角看待考试结果,用平和心态迎接升学挑战。建议与孩子共同制定假期规划(如阅读计划、技能学习等),让充实的行动替代焦虑,避免陷入情绪内耗的误区。
2. 避免长期熬夜或昼夜颠倒,建议学生科学合理安排假期生活,如安排适度健身运动、分担家务、阅读等,培养健康兴趣爱好,以积极心态迎接新阶段生活。
3. 若出现持续失眠、情绪烦躁或自我否定等情况,家长需及时与孩子倾心交流;同学们也可主动向信任的亲友倾诉,或寻求专业心理老师的帮助。
遇同伴溺水,立即向周边成年人呼救,同时拨打 119、110 等急救电话,切勿手拉手救援。
2. 家长务必做到“四知道”:知道孩子去哪里;知道孩子和谁去;知道孩子去做什么;知道孩子何时返回,及时掌握孩子行踪,避免孩子长时间脱离安全监护。
2. 骑行电动自行车需佩戴安全头盔,不闯红灯、不搭载他人、不逆行、不超速,未满16周岁不得驾驶电动自行车。
3. 乘坐私家车时系好安全带,不将身体探出车窗,下车时警惕“开门杀”;乘坐公共交通时遵守秩序,避免拥挤推搡。
4. 警惕“黑车”及无资质网约车,出行尽量选择正规交通工具,留存行程信息。
1. 考后妥善保管中考准考证、身份证、成绩查询账号等敏感信息,不随意在社交平台发布包含个人信息的图片(如准考证截图),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2. 考试结束后,可能会有不法分子以“查询分数”“志愿填报指导”“发放助学金”等名义实施诈骗。家长和孩子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电话、短信,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等个人信息。
1. 学生要制定好假期计划,为即将开始的高中生活做好准备,不要通宵上网,杜绝毫无节制的行为,抵制网络诱惑和伤害,做自己的时间主人,防止网络沉迷。
2. 防范网络诈骗要做到: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重点防范冒充公检法、免费送皮肤、加明星QQ等诈骗手段,任何涉及转账的要求一律拒绝,并第一时间联系家长。
3. 假期当中要做到文明上网,不造谣、传谣,不参与网络暴力,远离黄色、赌博等不良信息,不参与含有色情、暴力、自残等内容的游戏。
1. 参加聚会、旅行等活动前,需向家长详细说明时间、地点、同行人员及返回时间,避免前往偏僻危险场所。
2. 不参与高空跳伞、野生漂流等高危项目, 不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对社会公众开放的自然保护区、无人岛、海滩等地玩耍,不尝试陌生偏僻路线. 结伴出行时保持通讯畅通,约定集合时间与地点,避免单独行动;遵守景区安全提示,不攀爬探索未开放区域;遇突发状况及时联系家长或景区工作人员。
2. 教育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避免与不良社会青年接触;合理安排假期聚会,避免进入网吧、酒吧、台球厅等娱乐场所;不接触烟酒、毒品及其他违禁物品,不参与赌博或其他违法活动。
3. 明确身体界限,学习识别不当行为和言语,懂得在感到不适或受到侵害时大声拒绝、立即离开、第一时间告知信任的成年人并报警。
4. 家长可定期与孩子交流社交近况,引导其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鼓励孩子在遇到困扰时第一时间寻求家庭支持。
1. 当前正值夏季和汛期,高温暴雨天气频繁,同学们出行前要查看天气预报,遇暴雨、台风、高温等极端天气时推迟行程。
2. 若途中遭遇恶劣天气,及时到安全场所躲避,远离广告牌、路灯、高压电线等。避免在积水路段涉水行走,警惕窨井盖缺失、漏电等隐患。
3. 高温时段减少户外活动,外出穿戴防晒衣物,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如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迅速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降温并补充淡盐水。
4. 雷雨天气关闭手机、耳机等电子设备,不在大树、旗杆下避雨;遇冰雹时寻找室内或有顶棚区域躲避,避免暴露在空旷地带。
1. 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期食用外卖快餐,多摄入蔬菜水果,少吃生冷、油炸食品,夏季注意食物储存保鲜,防止变质中毒。到正规餐厅或有卫生资质的店铺用餐,不购买街头无证摊贩的食品。
2. 多饮用白开水,少喝高糖饮料,外出时自带水杯,避免饮用来源不明的饮品,预防肠道传染病。
3. 规范使用电器,不乱接电线,电器使用完毕及时断电(尤其手机充电器、电吹风等);正确使用燃气灶具,用后关闭总阀,保持通风。
4. 不玩火,熟悉家庭消防通道和灭火器位置;掌握火灾初期扑救方法(油锅起火盖锅盖等)和正确逃生知识(湿毛巾捂口鼻、低姿前进)。
5. 独自在家锁好门窗,不随意给陌生人开门;接到陌生电话保持警惕,不透露独自在家信息;如遇可疑情况,及时联系家长或拨打 110 报警。熊猫体育直播熊猫体育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