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体育:微人文起予者“1+x”本硕优培计划6月下旬学术讲堂与参观展览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6 18:27:54| 浏览次数:
6月下旬艺术人文学院起予者“1+x”本硕优培计划各专业小组按原定计划,以丰富多彩的学术讲堂与参观展览为主题,组织本科同学开展活动,聚焦专业前沿,深化研究能力,拓展学术视野。
杨芮组长带领艺术设计学组的同学于26号在西安美术学院二教展开六月下旬活动,本次活动以分享电影《寻梦环游记》中的艺术表达和生死观为主题,《寻梦环游记》是一部由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出品的动画电影,以墨西哥传统节日“亡灵节”(Día de los Muertos)为背景,不仅讲述了主人公米格追寻音乐梦想的旅程,还深入探讨了生死观和家庭纽带,艺术表达和文化符号相互融合,特别是电影中墨西哥传统的色彩和宗教文化习俗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美学内涵。
电影大量使用强烈对比的色彩,如亡灵世界的霓虹色调和现实世界的土黄色调,形成鲜明视觉对比,象征着生与死、现实与幻想的边界。影片大量借用了墨西哥传统艺术元素,如糖骷髅、剪纸(papel picado)、祭坛(ofrenda)等,深度还原了墨西哥的传统文化风貌。电影传达的另一个主题——“死亡并非终结,而是另一种存在”,电影塑造了一个“亡灵世界”,让逝者在被记住时仍拥有自我意识,传递出“只要有人记得你,你就未曾真正离开”的观念。
《寻梦环游记》以动人的故事和深刻的文化寓意,展现了一种温情而诗意的生死观——“死亡并不可怕,被遗忘才是真正的终结”。艺术在其中不仅作为叙事工具,更成为连接情感与文化的桥梁。
赵博宇组长本次活动围绕“张善子‘虎’系列作品的战时海外传播”展开,从研究背景、创作渊源、视觉建构、国际接受等维度系统剖析了张善子虎画在抗战时期的文化价值与跨文化传播意义。活动开始,赵博宇组长首先介绍了研究的时代语境,指出抗战时期中国美术面临视觉动员需求,传统文人画亟待向抗战艺术转型,进而抛出核心问题:张善子如何通过虎形象实现从文人趣味到人民艺术的转化,并在海外传播中构建全球反法西斯话语?
随后,赵博宇组长对张善子的虎画创作背景与文化渊源展开了深入讲解:从个人经历看,张善子“虎痴”身份与养虎实践为其写实创作奠定基础;从时代推动角度,淞沪会战、南京沦陷后,他主动放弃书斋韵味,以虎象征抗战精神。同时,虎符号在军事、民俗、文人画中具有多元历史语义,为其艺术转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在全球正义话语的视觉建构部分,赵博宇组长首先分析了东方符号的西方化编码:在纽约世博会中,《勇猛精进,一致怒吼》与英文标语并置,形成“艺术——人民——抗战”的闭环;《中国怒吼了》题跋将本土抗争与“全球反法西斯”话语结合,并通过动态构图强化集体抗争意象。除此之外,关于国际接受与意义增殖方面,于张善子所创作的经典案例“飞虎天降富士山”系列作品中,“飞虎”实现了中国力量的视觉转译,加之西方媒体对张善子虎图存在“毛骨悚然”等误读,更加凸显出中西方文化语境差异;而迪士尼对“飞虎队”标志的再创作——将水墨虎转化为带翼猛虎并与“V”字胜利符号结合,则进一步实现了意义增殖。
在本次活动中,赵博宇组长通过系统解读张善子虎画,帮助组员深入理解了抗战时期艺术如何通过符号转译实现跨文化传播、以及艺术在构建全球正义话语中的重要作用,为其理解近代美术史与文化传播提供了独特视角。
艺术管理的李喆瑾组长、谢璐瑶组长与美术学的王佳瑛组长带领各自的组员们共同参加了《农民画视觉艺术分析—以延安市安塞地区为例》的学术分析交流会。本次学术分享活动的发言人为2023级丝绸之路美术史专业硕士生王春兰学姐。
本次论坛以陕西延安安塞县农民画入手,介绍了地域特色浓厚的民间美术。与中国绘画中重要的文人画所代表的精英艺术的不同,农民画的创作者深植土地,取材自现实生活常见的农耕、节庆、历史传说题材,劳动人民的画笔下创造出了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命力。
王春兰学姐认为安塞农民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以抽象夸张、浪漫简练的创作手法著称,融合剪纸与刺绣的装饰技艺,通过粗犷的平面造型和动态线条展现古朴神秘的美感。其构图兼具全景式与特写式两种形式,如《春播》展现宏阔劳动场景,《伏虎》则突出主题张力,折射出黄土文化的深厚底蕴。
王春兰学姐进一步指出安塞农民画的作品题材涵盖人物、动物、花卉等元素,农村妇女作为创作主力,将写实与浪漫结合。人物画充满乡土气息,动物题材通过装饰性纹样营造华丽效果,花卉则赋予画面吉祥寓意。色彩运用极具象征性,红绿等高饱和对比色既体现红红绿绿图吉利的民俗心理,又形成强烈视觉冲击。这种艳丽风格既源于高原环境的滋养,也承袭了传统艺术基因。
作为非遗文化载体,安塞农民画不仅活跃于国内外展览,更衍生出文创产品、动画设计等现代应用,其装饰性语言为当代设计教育注入活力。它完美诠释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以独特艺术形式记录着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礼赞,持续焕发着跨越时代的生命力。
对于艺术管理学生而言,参与安塞农民画相关的学术活动不仅能深化对民间艺术的理解,还能提升策展、市场推广、项目管理等核心能力,同时拓展行业资源,为未来在文化机构、非遗保护、艺术商业等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张颖组长、周琳琰组长、曾心梅组长与徐溦晨组长均带领各自组员参观“无界西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展。该展览以“光绎无界”为主题,其中美术馆展出部分主要涵盖了中国画、熊猫体育直播版画、书法、油画等专业方向领域,作品中呈现出了跨界、融合与创新相统一的特点,让观众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艺术与科技的碰撞中感受艺术语言的独特魅力。其不仅体现了艺术的多元化与跨学科性,还深刻反映出了西安美术学院“弘美厚德,借古开今”的校训精神,引发人们对于自然、文明、科学、生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反思。
步入展厅,一幅幅作品以鲜明的艺术家个人风格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从古典写实的精湛技艺到抽象表现的张力迸发,从社会议题的隐喻表达到跨媒介的大胆实验,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创作者四年的积淀与突破。展览现场特别设置了文创周边,让观者与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联系。张颖组长按照风格类分带领同学们观看展览,与同学们对部分作品展开讨论,正如贡布里希所说:“创造力是这个世界上最积极的力量。”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创作者的思考与感情,也正是这份独一无二的感情,吸引同学们驻足。
周琳琰组长认为通过这次考察参观,同学们可以拓宽艺术视野,了解艺术前沿动态,培养自我实践能力,促进自我“问题意识”的形成,这对于艺术理论研究、艺术批评的写作等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还能促进同学们的文化自信,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创新能力,思考艺术与技术和谐共生的问题以及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些核心问题。
自此,6月下旬艺术人文学院1+x本硕优培计划活动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圆满收官!回顾本学期1+x活动,同学们在专业研讨中碰撞思想火花,在实地调研中深化学术认知,熊猫体育直播在论文指导中提升研究能力。这段充实的旅程不仅让大家收获了专业知识,更培养了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创新的思维方式。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也感谢同学们的全情投入。愿这段夏日的学术记忆成为你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期待在新的学期见证大家更精彩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