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老年大学“2025年眼健康科普系列活动”走进天津
发布时间:2025-08-22 20:22:27| 浏览次数:
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为普及眼健康科学知识,增强老年群体主动健康意识,国家老年大学天津分部今天(6月4日)举办2025年眼健康科普系列活动。活动重点聚焦白内障、老花眼等老年群体高发眼疾,通过传递科学认知、提供专业指导,助力老年学员扫除视力困扰,提升终身学习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活动现场,为老年学员开展了科普讲座与眼健康检查。本次活动以“清晰全视觉,健康万里行”为主题,由国家老年大学体系内31家单位联合主办,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与国开贝和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协办。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深入以及养老理念的深刻转变,越来越多老年人期望借助老年教育,丰富晚年生活,提升生活品质,延展个人价值,从而更好地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在这一背景下,天津市积极投身全面学习型城市建设,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持续深入发展。国家老年大学天津分部常务副校长张伟华表示,健康教育在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通过普及科学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知识,助力公众形成自主健康管理能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与终身学习目标深度契合。未来,学校将从教学体系构建、优质资源供给、实践应用拓展等维度,持续赋能全民终身学习的发展。
据了解,国家老年大学天津分部开设了涵盖文化艺术、书法绘画、家庭理财、科学修养等多个领域的多元化课程,充分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眼睛作为人体极为重要的器官,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白内障、老花眼等年龄相关性眼疾,对学习与日常生活产生直接且显著的影响。国家老年大学天津分部书记韩梅表示:“老年大学学员以50岁以上人群为主,视物不清、模糊等问题常对其学习造成困扰。此次活动正是希望通过专家讲座破除学员的眼部健康认知误区,引导学员主动关注眼部健康、及时就医诊疗,实现对白内障、老花眼等常见老年眼部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为学习筑牢健康根基。”
“白内障和老花眼在中老年人群尤为普遍,主要症状有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如果老年学员有此类问题,首先会影响部分课程的参与。例如,理财课需要查看近处的数据报表,绘画课需要精准把握色彩细节,这些视力问题都会让学员难以完成。即使有些学员视力问题不太严重,勉强能参与课程,学习体验也会大打折扣。”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白内障科主任田芳为学员们详细分析了课程学习对视力的具体需求:要实现高效学习,良好的视觉质量至关重要。她介绍:“视觉质量不仅取决于视力表上的度数,更需评估是否能够兼顾远、中、近全程视力的清晰度与舒适度,其中远视力的应用场景如开车、看电影、看电视,中距离如看电脑屏幕、写毛笔字,而近距离如看手机、阅读书籍。如果视力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可通过科学手段加以改善。例如,对于白内障合并老花眼,或同时伴有近视、散光等屈光问题的患者,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该手术可根据患者用眼需求,定制化选择双焦点、全视觉三焦点或散光矫正型三焦点等类型人工晶状体,不仅能提升远、中、近距离视力,还能摆脱眼镜束缚。”
“当前白内障手术已进入个性化定制时代,会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用眼需求个性化定制人工晶状体。”谈及人工晶状体的实际应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蒋元丰介绍,以全视觉三焦点人工晶状体为例,尤其适合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的患者,这类患者既需要满足远距离用眼需求,如开车时观察路况,也有中距离视物需求,如查看车内仪表盘,部分患者还常有书写、绘画或高频使用手机等近距离用眼场景,此类人工晶状体能全面覆盖全程视力需求。
在眼健康检查环节,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的专家团队为老年学员进行了常见眼疾筛查。部分学员针对备受关注的国采政策询问眼疾诊疗是否可以享受相关福利。专家表示,自2024年6月天津执行国采政策以来,各类人工晶状体价格均有显著降低,功能性人工晶状体降价至少40%,全程视力更加可望可及。专家强调,国采政策实施后,价格限制减少,白内障手术的可选择方案更加多样化。如果当前视力问题已经影响到学习和生活,建议不要拖延,尽早接受治疗,以便更快地回归正常轨道。(记者 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