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体育(中国版)-最专业的极限运动平台

熊猫体育资讯:湖南省军地运用红色文化资源铸魂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5-05-01 03:44:48| 浏览次数:

  

熊猫体育资讯:湖南省军地运用红色文化资源铸魂育人的探索与实践(图1)

  在长沙高铁南站西出站口,一面色泽鲜红的“开国元勋及将帅墙”格外醒目,100多位湖南籍革命先辈的事迹跃然墙上,吸引众多过往群众驻足观看、拍照留念。

  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湖南是伟人故里、革命摇篮,秋收起义、通道转兵等重大革命事件和活动都发生在这里,三湘四水遍布着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近年来,湖南省军区联合地方相关单位深入实施红色资源挖掘工程,创新融合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与活跃的现代文化,打造一座座军民热衷“打卡”的红色地标,一个个频频“出圈”的教育课堂,一台台喜闻乐见的文化演出,帮助官兵筑牢信仰之基,在全社会激荡起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

  “桐梓山上薪火传,革命儿女心相连,红旗招展上井冈,跟着毛委员打江山……”日前,湖南省衡阳警备区组织开展“讲红色故事 唱强军赞歌”红色文化宣讲活动,由衡南县桐梓山民兵宣讲分队自编自导的情景剧《薪火》,将衡南县桐梓山工农游击队的革命故事娓娓道来。该节目以生动鲜活的事例、接地气的表演方式,赢得现场评委和官兵热烈掌声。

  “讲红色故事 唱强军赞歌”红色文化宣讲活动,是湖南省军区为挖掘用好当地丰富红色文化资源,依托民兵宣讲队伍,打造的群众性红色文化宣讲品牌。自2024年4月14个市州同步启动以来,共进行百余场选拔活动,创作出数十部优秀的红色文化宣讲作品,因融入丰富的艺术形式和科技元素,打破单一的传统教育模式,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受到军地欢迎。

  “让‘有意义’的红色故事更‘有意思’,这样的红色文化育人形式更容易被官兵接受。”湖南省军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针对传统的红色课堂形式单一、官兵和社会群众兴趣不高的实际,他们采取“文艺+红色”“文化+科技”等形式,发动官兵和民兵积极创作,将红色文化融入舞蹈、音乐、诗歌、戏曲等文艺元素,运用现代的舞台呈现形式,打造出一系列耳目一新的红色宣讲作品。

  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全军挂像英模张超生命最后时刻的“抉择”;湖南早期共产党员、“秋瑾式巾帼英雄”柏忍的“忍与不忍”;双枪女杰伍若兰的“宁死不屈”……一台台情景式文艺演出,熊猫体育通过音视频渲染、跨越时空对话等形式,鲜活刻画出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牺牲奉献的故事,让不少现场观众热泪盈眶。许多节目先后被选送到主题教育、新兵欢送会等时机展演。

  此外,湖南省军地依托辖区100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景区、红色场馆的讲解员,组建12支红色民兵宣讲队。他们发挥双重身份优势,立足岗位创新开展红色宣讲,先后创作出《“南方抗大”精神永放光芒》《迷彩十八洞》《您还记得吗》等上百部优秀的红色文化宣讲作品,每年在三湘大地演出百余场。

  前不久,长沙市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内,技术团队正运用AI修复技术和黑白图像上色技术,把50多年前的黑白电影《雷锋》修复为高清的彩色电影。据了解,他们已经完成《国歌》《毛泽东在1925》等多部红色经典电影的高清修复。这些经过精心修复的电影,被送到学校、军营,成为红色育人的新载体。

  “贺龙早年两把菜刀闹革命,拉起农民武装;南昌起义时,他毅然听党指挥,打响武装革命第一枪;长征途中,他率红二、六军团牵制敌军,保存革命火种,这些革命历程生动诠释了贺龙对信仰的执着坚守……”

  2月28日,湖南省军区“潇湘红色文化大讲坛”再度开讲,贺龙纪念馆副馆长覃章衡走进省军区大课堂,围绕“贺龙的忠诚”这一主题,深刻解读贺龙的家国情怀和革命精神,让官兵对这位开国元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把红色历史讲透,才能真正理解革命前辈的初心使命,进而引发官兵共情共鸣。”湖南省军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开办“潇湘红色文化大讲坛”,是湖南省军区用好集中授课这个“主渠道”,深入学习红色历史、弘扬革命精神的途径之一。开讲一年来,熊猫体育先后邀请多名当地红色场馆专家学者,为所属人员系统讲解湖南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官兵们对其中不少细节印象深刻,深受教育启发。

  近年来,湖南省军区充分发挥协调军地职能,从省级层面进行课程设计和体系建设,各级领导带头讲红色党课、军地协力准备精品大课、发动民兵拍摄视频微课,建设红色精品课“资源池”,让红色课堂别开生面,如沐春风。湖南省军区政治工作局领导告诉记者,这些红色课堂各有特色,各取所长,让红色历史既能“讲得透”又能“记得住”。

  在雷锋故里长沙市望城区,区人武部开办的“雷锋大讲堂”经常座无虚席。“雷锋大讲堂”是一个开放式教育课堂,邀请军地专家、优秀退役军人、雷锋生前战友等担任主讲嘉宾。自2021年以来,该区人武部结合新兵役前教育、军营开放活动、民兵点验集训等时机常态举行,截至目前已开展学习教育活动150余场次。如今,“雷锋家乡学雷锋”“像雷锋那样当兵”正成为望城的一张新名片。

  线下课堂亮点纷呈,线上微课同样精彩。近期,湘潭市韶山女子民兵宣讲队结合当地红色资源,打造的红色景点、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文物、红色传承“五红”系列网络微课持续火热,一个多月,已有多期阅读量超过“10万+”。记者点开视频,身着迷彩服的女民兵们漫步红色场馆,依托一件件革命文物,通过讲解、演绎等多种形式,深情讲述其背后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和感人故事。据悉,“五红”网络微课因其灵活的教育方式,已成为军地开展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

  街头巷陌,党史军史长廊屡见不鲜;城市干道,“强军号”公交专线成为一道亮丽风景;机场、高铁站厅,红色主题展览吸引过往群众驻足参观……踏访三湘大地,记者发现,各式各样包含红色元素的文化环境,为官兵和群众接受教育熏陶提供了便利条件。

  将红色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是湖南省军地拓展红色文化传播阵地的重要共识。近年来,他们广泛凝聚军地合力,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征兵宣传、国防教育等工作,积极扩大红色文化宣传阵地,因地制宜创建红色主题公园、国防教育基地等,全方位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在这里可以参观上百件红色文物,感悟熠熠生辉的伟人力量,还可以走进军事体验馆,在真人对抗中加深体验……”“五一”前夕,怀化市鹤城区国防教育中心又迎来一批参观的学校师生,大家谈起所见所闻赞叹不已。由区人武部牵头打造的国防教育中心建成于2020年,主要由“国防教育长廊”“廉政教育长廊”“百年红色怀化馆”三部分组成,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通道转兵”“便水战役”“湘西剿匪”等发生在怀化的战斗故事。如今,该中心已成为怀化市爱国主义教育的“打卡地”、国防教育的“网红地”。每逢节假日和周末,前来参观的人员络绎不绝。

  “红色基因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发扬光大、代代相传。”湖南省军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铭记英雄、学习英雄,近年来,湖南省军地按照“一地一特色”的思路,以雷锋、张超、左权、葛振林等英雄名字先后命名创建20余支红色民兵分队,打造过硬民兵品牌。组建以来,他们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在遂行任务中当先锋、打头阵,发挥了战斗队、突击队作用。

  2024年7月,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决口,数千群众被困,情况十分危急。岳阳市“张超民兵先锋连”第一时间奔赴一线,修筑堤坝、封堵管涌、转移群众……连续奋战数小时,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汝城县沙洲村,沙洲民兵突击队、沙洲民兵宣传队、沙洲民兵服务队持续帮助村民整治乡村环境,发展致富产业,捐资助学帮扶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以实际行动传承“半条被子”的温暖,续写了新时代民兵服务人民的动人篇章。

TOP